报道·观察

普洱:创新思变谋突破?闯出发展新路子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6-04 08:54:37 【字体:

聚精会神抓经济 全力以赴抓落实

普洱市委书记 李庆元

思茅城区一角

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握“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总体思路,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和景迈山申遗成功重大机遇,统筹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全面推进旅游城市建设,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

持续发力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设施化、基地化、集成化、现代化程度。建好机制,全面推广普及孟连牛油果产业“334”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入股或参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农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抓好产业,做大做强普洱茶、普洱咖啡、普洱牛油果三张产业名片,大力发展甜龙竹、巨菌草、肉牛、湖羊等高产值产业,推动林产业集成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精深加工水平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育好人才,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双雁”工程,发挥基层组织和劳务品牌引领作用,实施“雨露计划”、乡村工匠培育行动,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建好农村,以“千万工程”为统领,推进“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示范,抓好村庄规划、建房管理、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绿美乡村“七件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持续发力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围绕资源优势、资源潜力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实力,千方百计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一体推进“三大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做强资源经济。统筹做好普洱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利用、高效转化和集成发展,挖掘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挖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浆纸板家居产业,挖掘光热风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挖掘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挖掘中药材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挖掘自然人文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做大园区经济。围绕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布局,统筹做好思茅产业园“一园四区”腾笼换鸟,全链条推动景谷林浆纸产业园区发展,加快推进孟连(勐阿)边合区进出口加工产业,扎实推进普洱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做活口岸经济。加快勐康口岸、孟连口岸、龙富通道、大黑山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勐康口岸、孟连口岸扩大开放,强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持续发力全域旅游城市建设。围绕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以国际生态旅游胜地为定位,以旅游城市建设为统领,以建成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面擦亮“千年茶韵·一城咖香”城市名片,打响“绝版普洱·香遇世界”城市品牌。强化资源整合、区域协调,以茶马古道为牵引,扎实推进思茅区茶咖空间、宁洱县普洱山、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江城牛体彩绘等项目和活动的策划与建设,打造思宁江墨特色鲜明的文旅IP;以景迈山为牵引,推动澜沧、孟连、西盟三县全域联动,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大力开发世遗游、研学游、康养游、节庆游;围绕哀牢山、无量山等优势资源,鼓励支持景东、景谷、镇沅联动谋划,一体建设。围绕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点亮城市轮廓三项重点,持续完善中心城区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有机融合;提升景区景点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培育“旅游+”“+旅游”新业态,打造周末茶咖集市、周末夜市、周末美食街等,链接城郊景区景点、茶咖庄园和特色村寨,发展周末游;培育景迈山遗产游、无量山哀牢山探险、茶马古道游、民族文化节庆游、寒暑假研学游等产品,办好茶城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做深文化游;打造“自助游”平台,发展旅游直通车、旅游汽车租赁等多种旅游交通,推出茶咖体验游、森林康养游、边地风情游等多条自助旅游线路,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需求,做活自助游。


文旅多元融合 共赴诗和远方

景迈山古茶林

今年以来,普洱文旅市场强劲复苏、供需两旺、亮点纷呈。据普洱旅游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日期间,普洱市共接待游客155.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5.07亿元。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孟连神鱼节、西盟木鼓节、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季、景东无量山狂欢节、“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节、江城牛体彩绘比赛等系列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文商旅体展深度联动、跨界融合,让市民游客的“五一”之行、普洱之旅更立体、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彩。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将传统式、低端式、松散式业态向特色化、精品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用不同的文化元素、环境场景、交互体验等形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持续吸引着游客、茶商、茶文化爱好者慕名前来;在普洱中心城区,周末市民文化节活动人流如织;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民族团结誓词碑、普洱山云海、困鹿山古茶园成为网红打卡景点;在思茅区南屏镇,“一杯云南”义工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义工探源普洱咖啡……人们在领略普洱如诗如画的风景时,也体验了普洱独特的文化魅力。

进入春茶采摘季后,在景迈山经营民宿和茶园的仙贡更加忙碌了。“这个‘五一’我们接待了不少游客,民宿天天爆满。”仙贡正和家人一起把采摘回来的春茶进行加工制作,茶叶晒板上嫩绿的鲜叶散发着迷人的茶香。“我们家算是最早在景迈山上开设农家乐的了,最初只是想接待茶商或游客。现在景迈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也开发了一些与茶有关的研学项目,让游客切身体验茶农生活,学习了解茶知识、茶文化、茶礼仪,同时感受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仙贡说。

景迈山上越来越丰富的业态,不仅让当地茶人有能力发展茶产业、提升茶品质,也让不少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今年“五一”期间,澜沧县共接待游客21.57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亿元。

“从当前市场看,游客的文旅需求更在意产品品质、更关注传统文化、更注重多元体验。”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要求不断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服务方式,大力培育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旅游产业链乘数效应,为普洱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普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接下来,普洱将围绕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以国际生态旅游胜地为定位、旅游城市建设为统领、建成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制定全域旅游规划,在资源上整合、线路上规划、项目上定位、特色上延伸、品牌上推广,将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文旅产业品牌、文创产品品牌与老字号、非遗产品、特色美食等有机结合,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全面擦亮“千年茶韵·一城咖香”城市名片,打响“绝版普洱·香遇世界”城市品牌,精心谋划和培育“网红打卡地”“网红创意产品”,形成特色鲜明的文旅IP,全面提升文旅活动的品牌力、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农带农闯新路 产业发展惠民生

孟连牛油果种植基地 供图

在孟连糯董致鑫牛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现场,工作人员对照名单,让村民有序地签名、按手印、领分红款。“我家土地入股种植牛油果32亩,今年分红款有10866元,以后挂果多了,分红也会更可观。”糯董村村民麻果高兴地说。近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产投集团在公信乡糯董村举行“334”牛油果基地2023产季分红大会。糯董村1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喜领106万余元入股分红款,最高一户分红39533元。

从2007年第一批果树引进试种至今,孟连县全力创建中国牛油果之乡,目前,全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超1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6亿元以上,替代15%的进口果份额,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且能够稳定供应高端优质国产牛油果的唯一产区。

牛油果经济价值高,但投入门槛也高,加之种植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种植后三四年才能挂果,让不少农户一度想要改种其它经济作物。

为了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农民参与到牛油果产业中来,分享发展红利,孟连县在推广牛油果种植的同时积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构建起了“托管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并通过管护务工参与发展,推行“334”利益分配机制,牛油果种植产生收益后,农户、龙头企业各占30%,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占40%。其中国有管理公司占15%,用于公司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15%,作为运转发展经费;村集体占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困难群众,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模式创新,凝聚合力,形成多赢局面。

目前,孟连县已培育牛油果产业主体35个,累计流转土地5万亩,入股农户每年亩均获得分红6000元,5748户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户均增收1.4万余元,每年吸收7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4000余元。千余户农户从中受益,产业促农增收动力强劲。

普洱市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设施化、基地化、集成化、现代化程度,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全面推广普及孟连牛油果产业“334”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入股或参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确保有意愿的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全覆盖,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让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农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搭上发展快车 加快沿线开发

中老铁路 供图

普洱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旅客熙熙攘攘,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王晓刚一家正准备检票前往下一站西双版纳,普洱的民族风情、气候生态、茶叶咖啡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我们来云南旅行了7次,但这是第一次到普洱。中老铁路通车后,在云南旅游交通更方便了。”

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普洱境内的墨江、宁洱、普洱3个站点客流和物流持续增长。截至今年5月末,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588.7万人次,到达旅客589.2万人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累计发送货物143万吨,到达货物158万吨,已突破300万吨,呈现客货两旺的态势。

“现在属于客流淡季,普洱站每天开行列车28趟左右,每天发送旅客量在4000到5000人左右,如果到旺季,比如春运、暑运、节假日,就会增开车次,最高时达到74趟,发送旅客量最多时达到每天1.7万人。”普洱站客运值班员段琪介绍,为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火车站实行动态优化、一日一图,精准开行列车,在车站内设置了金花服务台,给旅客提供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便民服务。

中老铁路通车,结束了普洱市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普洱市抢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重大机遇,加大力度提升通道能力、加速物流枢纽建设、强化沿线发展、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宁洱货运站已成为中老铁路木制品及咖啡运量最大的货运站。”普洱市绿色经济办副主任刀继民介绍,宁洱火车站是中老铁路国内段货运量较大的站点,依托中老铁路宁洱货运站场物流集散功能,普洱市积极推进沿线物流枢纽布局,强化物流枢纽集聚辐射能力建设,围绕做好公铁多式联运衔接,全市共规划物流园区及基地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112.5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加快布局建设能源、矿产、建材、林产品、咖啡、橡胶、普洱茶、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粮油等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枢纽。不断完善宁洱火车站联运转运配套设施,提高“公转铁”运输能力。

在宁洱火车站货运站场附近的普洱致远物流公司仓储地,工人们正在剔拣和清洗1280吨非金属重晶石,然后装箱。公司负责人韩芳介绍,这一批非金属重晶石矿料从国外由汽车经由勐康口岸运输到宁洱,之后再通过铁路转运后分发到广西防城港。同时有矿料进场的还有其他几家企业,转运的矿石料分别发往陇南西、库尔勒等地。围绕这条跨境线路形成的“公铁联运”运输方式,对企业来说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他“公转铁”的货物还有孟连生产的白糖、澜沧生产的水溶肥,这些货物运输均为火车站附近几家物流公司近期拓展的业务。位于景谷的云景林纸公司通过“公转铁”已发运纸浆36.27万吨,节约运输成本1088.17万元。

近两年来,宁洱火车站货运站场到达和发送的品类在逐渐增多,除了国外通往此地流向国内市场的木薯粉、矿石料等货物外,普洱境内主产的木材、纸浆、白糖、水泥等产品借助中老铁路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已走向更远的城市,从各地到达宁洱站的煤炭、钢材、粮食及其他日用百货又为普洱多家企业生产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壮大沿线优势产业,普洱市编制完成《普洱市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储备市级中老铁路沿线开发项目136个、总投资2629.13亿元。2023年列入省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17个,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正在推进宁洱产业园区物流货运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推动铁路沿线外向型产业聚焦发展。全力推进沿线文旅产业发展建设,铁路沿线旅游资源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528万人次,旅游收入178.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1%、7.03%。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