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观察

丽江:夯实基础强支撑 守牢底线保安全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6-12 09:36:15 【字体:

奋力推动丽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以来,丽江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三大经济”,全力以赴拼经济、促转型,丽江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有4个变化:

经济增长持续向好。我们牢牢抓住县域经济发展这个硬支撑,聚焦做“优”古城、做“美”玉龙、做“活”永胜、做“强”华坪、做“特”宁蒗,市四班子主要领导每2个月深入1个县区,现场推进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工作,解决问题、比学赶超,实现了经济“开门红”。一季度,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排名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排名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于全省11.2个百分点。

文旅发展持续升级。我们牢牢抓住提升旅游管理服务和创新旅游业态两个重点,实行文旅工作“一月一调度”、文旅宣传推广“一月一活动”,举办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会议、全省旅游促“三交”丽江现场会议、滇西北旅游联席会议。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增长3.8%,收入312亿元、增长26.61%,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8%。

绿色工业持续壮大。我们牢牢抓住华坪、金山2个省级园区和玉龙、永胜、宁蒗3个市级产业集聚区发展,每季度调度一次园区经济,推动绿电、绿硅、绿氢、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一季度,丽江工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达52.3%,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40.9%,以单晶硅为主的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81.6%。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我们牢牢抓住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聚焦扩大产业投资、民间投资,专班推进、精准发力。一季度,丽江产业投资增长63.2%、民间投资增长20.3%,两项投资的占比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安排,推动丽江经济发展提质提速、转型升级。突出抓实6个重点:

一是文化旅游提质效。坚持丽江发展围绕旅游做,全面提升丽江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丽江新实践。重点要练内功,落实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规划,改造提升一批传统景区,创新推出一批业态产品;抓引流,推进丽江机场入境落地签证业务,开拓加密国际航线,开发定制旅游线路,拓展国际客源市场;出效益,创新景区管理模式,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加快文旅项目落地,实现政府有税收、企业有效益、百姓得实惠。

二是绿色工业扩增量。坚持立足丽江资源优势走好绿色工业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全省“水电硅材一体化”“新能源+绿氢”产业基地和氢能综合应用先行先试区。重点巩固绿色能源优势,年内新增100万千瓦以上光伏装机,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和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做大绿色硅产业,延伸产业链,力争硅光伏产值年内突破200亿元;推进氢能产业园区建设,建设“绿氢丽江”。

三是特色农业创品牌。坚持立足“一县一业”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华坪芒果、玉龙中药材、古城花卉、永胜食用菌、宁蒗马铃薯种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大丽花、丽果、丽药、丽菌、丽薯等“丽系”品牌规模,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四是生物医药延链条。坚持扩大种植规模和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建设生物医药优质原料基地、工业生产基地、商贸基地。重点推进丽江太安中药材生态科技园建设,打造滇西北中药材加工交易中心;推动丽江泽维生物医药项目加大产能,打造国内最大的甾体发酵基地;争取云南省区域中医药康旅中心项目落地丽江,建设国际高原康养基地,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丽江发展新的增长极。

五是夯实基础强支撑。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丽江发展,重点推进丽江国际机场改扩建和古宁、玉维、宁香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森林防火应急通道建设项目,建设“千兆城市”和智慧旅游示范城市。

六是守牢底线保安全。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防止返贫“三条底线”,抓实财政金融安全、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工作,扛牢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全力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厚植丽江发展的绿色底色。

丽江市委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清廉丽江”、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护航全年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向绿而行 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丽江市充分发挥绿色能源资源优势,践行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清洁载能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氢能源电子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加工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雄古工业园区的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体形硕大的发酵罐排列整齐,技术人员通过设备操控平台,认真地检查着每一项运行参数。

“在生物医药发酵方面,丽江光照条件好,染菌率相对较低。公司目前生产的霉菌脱氢物产品供不应求。”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新华介绍,依托上海母公司强大的研发中心,提取一车间技改项目已顺利完成并投产,二期技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为打造全球最大的甾体发酵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落地丽江后,充分利用丽江的地域、气候优势,以甾体激素药物为核心发展领域,进行高端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组建云南省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全球最大的甾体发酵基地,构建以丽江为基础、国内外多点分布的甾体类药物为主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格局,揭开了丽江生物医药产业新篇章,助推我省原料药发展。一季度,公司实现产值1.01亿元,年预计实现产值3亿元。

引进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建设生物医药优质原料基地,是丽江市构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格局、助推绿色工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丽江市立足丰富的中药材原料、生物资源优势,聚焦中药材精深加工,不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引进了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4家。一季度,全市生物医药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2.8%。

丽江还在清洁载能、绿氢产业上发力,全面推动绿色工业发展。目前,隆基三期年产10吉瓦高效单晶硅棒项目建成投产,五星石墨二期、江苏华尔石英坩埚二期、集瑞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全省第一座加氢站,金山工业园区零碳智慧绿氢工厂建成投产。一季度,全市清洁载能产业产值41.38亿元、清洁载能产业工业增加值8.5亿元。

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和江艳介绍,接下来,丽江市将聚焦水电硅材产业、高纯石墨和全钒液流项目推动清洁载能产业发展;聚焦引进和培育膜电极、燃料电池催化剂、双极板储能电池等,打造氢能源电子产业;聚焦中草药道地的精深加工和载体发酵基地的建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三聚焦”做大做强绿色工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向质发力 做优“丽系”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丽江坚持因地制宜培育高原特色优势农产业,以市场引领产销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知名度的丽粳、丽薯、丽菌、丽果、丽药、丽花等“丽系”农产品品牌,开启品牌强农的加速发展之路。

近日,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通过3年的技术攻关,川贝母在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的云南省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圃引种试种成功。

优质种子、种苗是保证中药有效、安全、稳定的基础。为提高良种覆盖率,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在云南省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圃进行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扩繁及技术创新研究,使中药材种植品种多元化,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研发了重楼、木香、黄草乌、红大戟、金铁锁等药材的新品种9个、良种5个,已在行业广泛运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金介绍。

为做优丽药品牌,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云南省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圃,收集摸清丽江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家底,丰富保护了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提升了中药材种业创新能力,为发展丽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种质基础。

公司还依托丽江区位优势,结合全市中药资源、旅游资源,打造集中药资源和中药材优质种源生产、加工、提取于一体的丽药品牌,建成“丽江百草园”200亩及滇西北道地、优势、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年生产加工产能达1万吨;建成集种源繁育、药材种植、产地加工、饮片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闭环产业链。今年初,公司重楼、当归基地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评价认证。

近年来,丽江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因地制宜、特色取胜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华坪芒果、玉龙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宁蒗马铃薯种薯、古城花卉五大主导产业,深入挖掘“丽系”农业种质资源优势,突出龙头示范引领、强化科技支撑,纵深推进种业振兴,做强“丽系”农产品的良种储备。

华坪“金芒果”

目前,全市共收集本地种质资源170多份、收录国家资源库圃120多份,其中华坪芒果种质资源“华芒2号”入选云南省优异种质资源;选育6个特色玉米品种,审定通过6个杂交玉米品种,选育的“丽薯18号”“丽薯19号”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自主选育的“丽粳24号”通过省级审定;合作选育的“滇宇藜9号”获得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本地梨品种2个,选育出滇重楼新品种3个、金铁锁新品种2个。

在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村民李德福的芒果园里,一排排整齐的水管悬挂在芒果树上方,喷洒出细腻的水雾。这是刚刚建设完成的“果子山·智慧云空间弥雾系统”,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果园的温度、湿度、气候、病虫等参数,精准调控灌溉、施肥,以及防控病虫害;在丽江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芒果深加工厂房,果浆、果干、速冻果块等多条生产线正马力全开加速生产。

这是丽江市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延长芒果产业链,以智慧化、设施化、标准化、高效化模式推进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喜场景。

近年来,丽江市向质发力,将“丽系”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贯穿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的系统工程,以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目前,全市5大“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39.21亿元,较上年增长10.1%。6个产品累计10次入选云南“10大名品”。全市有效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206个,有效认证面积38.57万亩,认证地理标志产品11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1个。

“丽江市将以建设特色农业强市为目标,做特做优金沙江绿色农业,计划2024年新增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25个以上,培引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以上;推进芒果、柠檬、油橄榄、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研发,提高‘丽系’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荣祥说。

以新提质 “舍不得的丽江”新潮涌动

丽江市持续打造旅游新产品、展现新形象,探索新管理、凝聚新合力,加速旅游业提质升级,助力旅游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舍不得的丽江”新潮涌动。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玉河广场,民族音乐家动情演奏云南小调,历史悠久的佤族小调与热情奔放的佤族舞蹈展现了古老神秘的佤族文化;原汁原味的彝族小调与流行、摇滚元素激情碰撞,描绘了不一样的彝家风情……2000余名游客跟着小调起舞,感受民族风情。

“之前没有听过,这些小调刷新了我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知,很美妙。”河北游客李先生说。

这是丽江市5月“一月一节庆”活动的火爆现场。丽江市围绕文商旅打造“一月一节庆、季季有活动”节庆活动品牌,加快旅游产品业态创新。目前,已举办了“丽江等你来看流星雨”观星季、“一滴水经过丽江”研学季、“舍不得的丽江,忘不了的古城”丽江棒棒会、纳西族“三多节”特色系列活动、“书香丽江”全民阅读活动等“一月一节庆”活动,接下来还将举办火把节、转山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并同步推出文创季、荷花季、遗产季等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一月一节庆”活动,为丽江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味、烟火味、人情味,为游客提供新游玩项目,充分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舍不得的丽江”的美好生活。

不久前,丽江木府举办的灯光秀“点靓”丽江古城。当晚,投射在木府忠义牌坊上变幻的灯光,不仅讲述了百年木府故事,还展示了丽江四季之美,让丽江古城这张“文旅名片”愈发闪亮。

紧盯旅游产业提质,今年,丽江市将聚焦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重点景区提升品质,推进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AAAAA级景区;围绕《丽水金沙》《丽江千古情》等演艺,推陈出新;鼓励传统住宿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引导传统住宿餐饮零售业向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转变;探索旅游新管理制度,创新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老君山景区等国有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建强文旅、交通、市场监管等涉旅行政执法队伍,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常态化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升旅游品质。

雪后初晴的玉龙雪山冰川公园

今年4月,两场会议让丽江备受瞩目,也让丽江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上凝聚了新合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2024年旅游机制性会议为丽江搭建了国际化交流平台,激发了丽江文旅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动能,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大理丽江迪庆怒江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联席会议,邀请了1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采购商举行企业恳谈会,推进了丽江与滇西各州市交流合作,助力丽江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目前推出了由欧美、日本入境的高端定制深度游产品;开拓曼谷、胡志明、河内等地的国际航线,把越来越多的旅客“请进来”、让越来越多的文旅产品“走出去”。

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增长3.8%,收入312亿元、增长26.61%。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和丽斌说:“丽江将聚焦文商旅、康体旅、教科旅、农文旅抓好乡村振兴‘2+6’示范建设,助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打造高原运动之都、中国最佳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村和最美乡愁地。”

长江第一湾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